處暑憶舊 |
|
|
|
西寧的處暑總帶著高原特有的爽朗,清晨推開辦公室的窗,遠處的山脈在淡淡云絮的籠罩下,像被清水洗過的青瓷,靜謐中透著溫潤。指尖觸到窗沿那絲清冽涼意的瞬間,思緒忽然被拽回多年前寧杭高鐵建設的時光里,那些藏在試劑瓶與混凝土試塊里的處暑記憶,竟如試驗室的溫濕度般清晰。 那時我在寧杭高鐵試驗室工作,對季節的感知全藏在細節里。試劑瓶上凝結的細小水珠、試塊表面細密的紋路、養護室墻上跳動的溫濕度數字。工地上的處暑沒有文人筆下的詩情畫意,只有試驗室空調出風口的涼風與室外熱風碰撞出的氣流聲,是清晨開箱檢查時,指尖觸到的恒溫——比盛夏時少了幾分悶濕黏膩,多了些能沉下心做事的清爽。天剛蒙蒙亮,試驗室的燈就先于工地的朝陽亮起,在黎明前的薄霧里暈開一圈圈青白光暈。我和同事們總要先圍著標準養護室的記錄儀,看夜間數據曲線是否平順?;炷猎噳K的強度可半點容不得馬虎,溫度每波動1℃,強度誤差就可能超過5%。 記得那年處暑清晨,值班員報告,記錄儀上的濕度曲線在凌晨三點突然掉了2%。老王師傅沒等我們反應過來,已經抄起工具箱往養護室沖,他戴著老花鏡蹲在加濕系統前,手指撫過結著水垢的噴頭,像給生病的孩子診脈?!斑@噴頭堵了三分之一,”他抬頭時鏡片上沾著水汽,“咱們這試塊就像咱養的娃,溫濕度差一點,將來高鐵跑起來就可能差千里?!?我們跟著他拆開二十多個噴頭,用細鐵絲一點點摳掉里面的水垢,直到儀表盤上的數字穩穩停在95% 以上,才發現晨光已順著窗戶爬進來,落在一排排碼得整整齊齊的試塊上。那些試塊泛著淡淡的水泥光澤,在晨光里像列隊的士兵,竟比窗外初升的朝陽更讓人安心。 正午的日頭還帶著暑氣余威,試驗室里卻始終是25℃的涼爽。我們圍著坍落度試驗臺忙碌,鐵鍬鏟起攪拌均勻的混凝土時,能聽見粗骨料碰撞的沙沙聲。倒入坍落度筒要分三次振搗,每次都得用標準力度——手腕懸空,小臂垂直,振搗棒每秒鐘擊打兩次。同事小李的安全帽帶總在下巴處積著汗珠,他說這是“精準的勛章”。有次振搗時他手腕微顫,坍落度值就差了1厘米,王師傅當即讓我們重做:“高鐵的橋梁要扛住百年風雨,這1厘米就是安全線?!毙_時食堂的張姐會推著保溫桶過來,綠豆湯里浮著亮晶晶的冰糖。大家捧著搪瓷缸子坐在試驗室門口的樹蔭下,聽遠處工地傳來的鋼筋碰撞聲、塔吊的轟鳴聲,像聽一首宏大的交響樂。小李說他家的蘋果該摘了,處暑前后的蘋果最甜;王師傅望著軌道延伸的方向,說等高鐵通了,就帶孫子從杭州坐到頭。風從未完工的橋梁下穿過,帶著混凝土的腥氣和遠處稻田的清香,把這些細碎的期盼吹得很遠。 傍晚收工時,夕陽把試驗室的影子拉得老長,在地面鋪成金色的地毯。我們最后檢查試塊養護情況時,總能看見老主任在記錄冊上寫字的背影。他的鋼筆字力透紙背,每個數據后都畫著小小的對勾?!霸鄹晒こ痰?,手里的活要對得起良心,”他合上記錄冊時總要念叨,“將來這高鐵跑在咱做過試驗的混凝土上,夜里睡覺才踏實?!痹律郎衔赐旯さ能壍罆r,鋼軌反射著銀輝,像條通往遠方的星河。我踩著月光往宿舍走,鞋跟敲在水泥地上的聲響,和試塊養護室的滴答聲奇妙地重合。 西寧街頭的樹葉已染上淺黃,秋風卷著落葉掠過街角的老樹。我想起寧杭高鐵試驗室的處暑時光,想起試塊上細密的紋路、記錄冊上工整的數據,想起王師傅沾著水垢的手指、小李關于蘋果的憧憬。那些日子雖忙碌卻有著混凝土般的厚重,奮斗的踏實感混著對老家最樸素的牽掛,在歲月里釀成了醇厚的回憶。就像高原的處暑總帶著清冽的詩意,那些藏在時光里的堅守與期盼,也永遠帶著溫暖的余溫。 |
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